马化腾最新演讲:未来科技看三点:技术的突破、应用场景和开放的产业链生态。
9月5日,以“共享湾区机遇,开放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州开幕。广东省委书记李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主任王志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顺、福建省省长唐登杰、江西省代省长易炼红、湖南省省长许达哲、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四川省省长尹力、贵州省省长谌贻琴、云南省省长阮成发等出席大会开幕式,与全球各地的工商界行业及企业、学界、科技文化界、传媒界近千名精英人士,围绕泛珠三角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以及科技创新、人才与创业、文化开放等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共谋区域发展创新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格局。
在开幕式上,泛珠 “9+2”省(区)联合腾讯发起“数字泛珠行动”,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数字泛珠行动”。
在开幕式上,泛珠 “9+2”省(区)联合腾讯发起“数字泛珠行动”,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数字泛珠行动”。这意味着新时代背景下,泛珠区域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和空间,数字技术有望成为跨区域的创新引擎,推动政务民生、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等各领域的跨越升级,促进广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发表主旨演讲。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主旨演讲中,发表了对于泛珠区域发展和区域数字化进程的看法。
马化腾表示,泛珠区域合作自2003年开启,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起点。未来通过“数字变革”穿针引线,泛珠“9+2”省区这十一颗明珠将串联集结成“数字泛珠”,将真正发挥产业集群和协同创新的效应,实现9+2大于11。
近年来,腾讯与生态合作伙伴一道,定位自身为数字化助手的角色,通过提供最有效的数字接口、最丰富的数字工具箱,与泛珠“9+2”省区的政府、企业一起共建数字生态。在民生政务、生活休闲、生产服务、生命健康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助力泛珠地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泛珠的发展贡献互联网技术和力量。
马化腾认为,在数字化变革中,科技湾区可以发挥火车头和桥头堡的作用,数字泛珠的各省区也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成为自带动力的动车组,让数字中国这艘“复兴号”列车作为一个整体,跑得更稳、更快。科技湾区、数字泛珠和数字中国,正在成为战略版图中的三个同心圆,需要实现“三圆协同,一体发展”。
泛珠地区位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起点。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将与泛珠地区、“一带一路”实现无缝对接。
马化腾呼吁泛珠企业家在大湾区设立国际总部,通过大湾区特别是香港、澳门的连接,共享全球机遇,共建全球产业,开拓更大的蓝海。
他认为,在目前的全球化逆风中,无论是大湾区还是泛珠区域,更需要同舟共济,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通过创新向全球要市场。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将会像“百川汇海”的趋势一样不可阻挡。
近日,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等创作的新书《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革命开启中国湾区时代》出版发行,从经济、政治、法治、创新等多个角度,结合全球各大湾区的发展经验和趋势,阐释了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宏大构想,并明确提出了由数字化创新推动的中国湾区的未来发展路径。
托马斯·萨金特、马化腾、梁锦松、曾庆洪共同参与“智慧连接,科技湾区”主题对话。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对话粤港澳大湾区”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大湾区科技创新、文化发展、人才建设三个方面献计献策、共议湾区发展。
腾讯主要创办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智慧连接,科技湾区”主题对话中。
马化腾认为,未来的科技发展,一是技术的突破,二是应用场景,三是开放的产业链生态。随着科技成果融入到大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区域之间的联结也在加速,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达到“四通”状态,即道路、车辆、桥梁三地畅通;科技领域软硬件人才自由流通;政府与企业共同推动产业互通;以及粤港澳三地青年人心相通。
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经济概念,同时也是文化概念。粤港澳大湾区不同的文化充分融合起来,优势互补,不仅能够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能共同创造出当今文化更多的合作可能,诞生出新的文化。腾讯将充分发挥“连接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利用腾讯在连接和内容方面的能力,实现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打造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这也是腾讯打造新文创的目标。
冯乃恩、程武、吴志良、汪明荃、温豪杰共同参与“开放时代,文化湾区”主题对话。
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在“开放时代,文化湾区”主题对话中。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表示,粤港澳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千年以来积淀形成了多元、开放、兼容、创新的文化特色。因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发展就要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在创新上做文章,用多种手段包括数字技术揭示、解读、转化好传统文化,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创造出新时代的新文化。
饶毅、刘树军、比尔·莫兰、宋献中、庞川共同参与“创新创业,人才湾区”主题对话。
谈及大湾区人才建设,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认为今天的大国和大都会发展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和科技,吸引高质量人才,建立高质量的科研机构,产出高质量的基础和应用科研成果,将是粤港澳湾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柱。
腾讯长期致力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青少年人才培养和相互交流沟通,连续两年举办“腾讯粤港澳湾区青年营”,联动湾区知名企业,安排了300多位粤港澳高中生到湾区科技企业学习、体验,通过科技、运动、文化等项目,促进三地年轻人的理解与交流。
腾讯和合作伙伴共同发布“腾讯青少年科普计划”。
论坛期间,腾讯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腾讯青少年科普计划”,内容涵盖多项有关湾区青少年人才培养的重要项目。其中包括腾讯联合Science/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推出的“年度青少年十大科学看点榜单”、腾讯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合作推出的“中国空间站青少年传播项目”以及与共青团深圳委员会、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共同推出的“湾区青年风尚季”。
“年度青少年十大科学看点榜单”由全球顶尖科学家及权威科学编辑盘点年度科学重大看点,结合腾讯平台的青少年兴趣调研,为青少年呈现年度科普短视频。
“中国空间站青少年科普传播项目”涵盖征集太空科学试验创意,中国航天科普传播等内容,让青少年的创想在浩瀚星海中变为现实,助力中国航天梦想。
“湾区青年风尚季”以科技+文化的展览形式,呈现湾区青年双创与未来生活方式,邀请粤港澳大湾区三地青年学生赴现场学习参观、体验与学习,让湾区青少年相聚一起,体验湾区最前沿的科技、文化成果,碰撞创新思想火花。
以下为马化腾开幕式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嘉宾,以及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活动!面对9+2省区的政府领导,和各界嘉宾,我的心情很激动!腾讯在深圳创业发展,是一家“生于珠江、长于珠江”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与大家“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今天,腾讯有幸成为这次论坛的共同承办方,寄托着广东省李希书记、马兴瑞省长以及在座各位领导,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与厚望;也预示着泛珠各省区的合作发展,能够给我们泛珠企业带来更大的舞台和机遇。
在座的领导、嘉宾,很多是腾讯的老朋友,有不少还参加了去年我们在香港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时隔一年,再次相聚,相信今天我们在泛珠这个大舞台上,会有更加深入的讨论。今天的论坛日程很丰富,我也期待与各位新老朋友一起,围绕“共享湾区机遇、开放创新发展”这个主题,一起探讨泛珠地区与大湾区的发展。
刚才几位领导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区域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思考。我们还共同开启了“数字泛珠”行动。我想,在这里从数字经济一线从业者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区域发展与数字变革的一些感受,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接下来的讨论更加热烈。
我的第一个强烈感受是,我们需要抓住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下活“数字泛珠”这盘好棋。
2003年,泛珠合作正式开启,一年后,腾讯在香港上市。我们搭上了泛珠区域发展这辆“快车”。过去十五年,泛珠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互联网用户的数量,翻了七倍多。新兴科技产业成长迅速,双创氛围浓厚。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泛珠区域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我们区域发展中,共同面对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去年,在香港举行的大湾区论坛上,我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手握几副好牌,首先是打好“科技创新”这副牌。今天在泛珠地区这个更大的棋盘上,我们需要左右开弓,把“科技创新”与“数字变革”这两手棋下好。特别是,通过“数字变革”穿针引线,我们可以把9+2省区这十一颗明珠串起来,集结成“数字泛珠”,真正发挥产业集群和协同创新的效应,实现9+2大于11。今年腾讯提出的目标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我们将助力泛珠地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大家提供最有效的数字接口、最丰富的数字工具箱,并且与泛珠地区的政府、企业一起共建数字生态。
举个例子,在民生政务领域,目前我们各地政府都纷纷开启了数字化的时间表。今年我们在广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叫“数字广东”。大家的目标是打通“数据一盘棋”,结合今年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希望再造办事流程,让老百姓和企业,真正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在广东省的重视支持下,腾讯与广东三大通信运营商合资成立了“数字广东”公司,并与华为公司进行合作,具体协助省级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借助这种创新模式,我们用半年时间就打通了多个政府数据系统,上线了“粤省事”小程序。老百姓不用下载APP,不用关注多个政务公众号,一个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办理260多项民生服务,上线短短一百天,注册用户就超过350万,成为便民服务的一大“神器”。我相信,“数字广东”模式能够为泛珠各省区建设数字政府,带来一种可行的选择和启发。
再举个例子,在生产服务领域,湖南省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三一重工,借助腾讯的“根云”平台,开始从工业制造业向综合服务业转型。三一重工把分布全球的30万台设备接入腾讯云的物联网平台后,可以实时采集近万种运行参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远程管理庞大设备群的运行状况。三一重工不仅实现了故障维修2小时内到现场、24小时内完成,还大大减轻了备件的库存压力。目前,“根云”平台已经覆盖30个工业细分行业,正在为物联网建设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的第二个感受是,科技湾区、数字泛珠和数字中国将成为三个同心圆,在数字变革中,我们要推动“三圆协同,一体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我再次向中央提出了希望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科技湾区的建议。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扎根泛珠、立足湾区的企业,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也充满信心。
十五年来,泛珠地区在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实现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科技湾区、数字泛珠和数字中国,正在成为战略版图中的三个同心圆,我们需要推动“三圆协同,一体发展”。具体来说,科技湾区可以发挥火车头和桥头堡的作用,数字泛珠的各省区也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成为自带动力的动车组,让数字中国这艘“复兴号”列车作为一个整体,开得更稳、跑得更快。
我最近连续四年到贵州参加数博会,亲身感受到了那里发生的改变。过去大家觉得贵州山多交通不便,阴雨天气比较多,做生意都不愿去。今天来看,这些缺点反而成了大数据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腾讯在贵安新建的七星数据中心,就在两座山体之中。交通不便,反而让它安全隐蔽;阴雨天多,带来周边水电资源丰富。再加上,山洞温度较低,可以有效降低能耗。贵州充分抓住这些优势,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企业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让大数据产业成为贵州的一张新名片。
今天,贵阳的大数据中心和深圳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可以联动起来。西双版纳的小卖部和香港的地铁同样使用着微信支付,厦门和桂林的游客可以在网上实时预订对方景点的门票,澳门的侨胞用微信视频就能和江西老家、湖南老家的亲戚分享心情,四川的创业者在微众银行可以拿到来自海南的贷款。我相信,“数字泛珠”将成为“数字中国”的先行区、标杆区,把优秀的数字创新辐射每个县市、每个村镇,并带动“数字中国”的发展。
例如,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也在谋求产业的转型升级。今年初,云南省政府和腾讯发布了“一部手机游云南”的项目,希望让游客便捷、安心地在云南旅游。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把“吃住行游购”五大服务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升级,包括在旅游景点如何“找厕所”这样的“痛点”,也要考虑用手机来解决。此外,还要让游客实现“一键投诉”。最终把游客需求、商家服务与政府监管,通过一个手机APP有效地连接起来,实现需求可分析、服务可评价、监管可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的经验和探索,正在成为一个可供参考的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我们还与数字中国建设的发源地福建省有很多合作,包括借助腾讯优图人脸识别能力,已经帮助600多个家庭找到了走失的家人。包括腾讯觅影采用的AI医学影像技术,正在辅助各地医生诊断癌症等多种疾病,未来将帮助很多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提高诊疗水平。
第三个感受是,我们要以“百川汇海”的信心、“乘风破浪”的勇气,努力开拓数字丝绸之路,让“东方之珠”在开放创新中放射出更美丽的光彩。
上个月在重庆智博会的发言中,我提到了,近期贸易问题带来的全球化逆风,正在对全球科技行业的协同创新带来影响。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学会打“逆风球”。我们既要对差距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对发展充满信心。我相信,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将会像“百川汇海”一样势不可挡。在新的形势下,无论是大湾区还是泛珠地区,都更需要我们同舟共济,需要我们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通过创新向全球要市场。
泛珠地区位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起点。今年,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将与泛珠地区、“一带一路”将实现无缝对接。借这个机会,我们也呼吁泛珠企业家在大湾区设立国际总部,通过大湾区特别是香港、澳门的连接,共享全球机遇,共建全球产业,开拓更大的蓝海。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我们今年论坛使用的背景颜色,采用的是珠江水的意象。珠江水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源头,滋润着泛珠区域和大湾区的每一个人。今天,我也想用三个与“水”相关的成语,来结束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借助数字化变革,实现“水涨船高”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让我们“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做好区域联动与协同创新;最后,祝愿我们大湾区和泛珠区域的美好未来“水到渠成”。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马化腾最新演讲: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动摇全球科技行业繁荣发展的基础,我们不得不逆风中前行!
2018年马化腾两会提案亮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未来"一机在手、无缝通行"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